李艷秋,德藝雙修的藝術人生
文/張文忠
知道李艷秋名字的人很多,尤其書法界,大概是無人不曉的。原因很簡單:在她年齡不大時,卻代表陜西入選第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多次在全國性書法大賽中獲獎;她結合數十年自己書法教學與創作實踐出版過《實用隸書章法》等3部專著,影響了一批批熱衷學習書法的人;像這樣一位女書法家較早地出現在陜西書壇,為數不多。因此,和許多熱愛書法的讀者一樣李艷秋的名字便深深地嵌匯我的腦海之中。
我聽說過,李艷秋早就被譽為陜西書壇的才女。何謂才女?就是指感悟靈敏藝術超凡之女。書法是一門體現著書法家學問、情感、審美追求的藝術,作為才女的書法家,李艷秋的書法作品,便體現了這種追求。這種追求,從她把各種漢簡、隸書的經典之作學習、感悟再轉化到自己的書寫個性里,便察覺到她既肯下長期的苦功而又聰慧的融合貫通。這一點,讓我想到當代陜西書壇的諸多名家劉自櫝、陳少默、邱星、茹桂、鐘明善、吳三大、杜中信等等,他們各自的成功,便是從傳統的陶冶染化、吸收發揚而進行創新,形成各自獨特的面貌,李艷秋對書法,特別是對自己所擅長的隸書進行的創新也是這樣,堅持這一書道,亦是李艷秋的聰明之處。她的書作,既有實實在在的動力又深深地蘊含著一種創造意識,她走向成熟,筆墨達境,我以為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她深悟到隸書的書寫精神。

隸書點畫看似單純,結體也比較整齊劃一,字形為扁方取勢,左右開張,點畫卻平中寓變,但因此也容易寫得刻板,要將隸書寫得高雅古樸而又較為靈動比較難把握。李艷秋在書寫時便注意到了這一特點,她用圓澀而有張力的筆法,表現線條的彈性,潤里有澀、枯中見情,特別是她“在扁方取勢的結體中,作了主觀意想的稍許調整,用筆上融入篆書乃至簡書的意趣,顯得雍容和雅,穩練暢達,遒健婉美”(茹桂語),凸顯出較顯明的個性,李艷秋的書法為陜西的地域書風增添了新的樣式和新的內涵。“這樣的作品自然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既有傳統又有新意”(鐘明善語)。肖云儒亦評價李艷秋的書法“剛柔相濟”,認為從她作品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清正均和、穩健平實,又能讀出一種可以稱作端莊和柔美的東西,并且從中感受到她內心世界中有和時風的某種抗爭……這又是書法家個人精神質地和抒發方式通過筆端表現出來了。”我也非常贊同這些書壇前輩們對她書法的這一解讀。李艷秋當之無愧為陜西書壇以隸書見長的代表書家。

再一點,李艷秋在她的書法中表達著一種剛柔相濟的適度,正是她作為一個女性與男性相PK下也不失落后。我們說評價書法家,應以作品為標準,而不應以性別來劃分,更不該因為她是女性書家就應降一個層次。但話說起來輕松,而走到這一步所要經歷的路程和付出的艱辛,女性書家必然是和男性書家難以等同,首先沒完沒了的家務事,永遠要擺在眼前,并且沒有可替代性,關于這一點不知道埋沒掉多少天賦的女藝術家。李艷秋對藝術的追求,長期的堅持、學習和積累,比如她在忙完緊張的教學工作、繁累的家務勞動之后,每天還要堅持學習研究書法知識和臨帖,可想而知她怎不能脫穎而出呢?

潛心鉆研書法數十年的李艷秋,能夠走到今天,在書法藝術領域取得不扉的成績,受到業界人士的關注和肯定,她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李艷秋自小受父輩影響,由被動的寫字到逐漸成為習慣的日課,后來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在當時沒有因為寫字能出名能獲利而去刻意為之的。在當下市場經濟浪潮中,在一片浮躁聲中,她能沉靜下來,用一顆平常心態去練字,能看出她對書法的感悟很深。
其二、作為今天的陜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大學里的書法專業教授,她是從基層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實干上來的,長時間的磨練,使她對文化的雅和俗理解的深刻,書法藝術不是讓大眾看不懂的孤芳自賞,當然也不是毫無規則的江湖雜耍,而是要把時代審美情趣揉進來,在傳統里找出自我,寫大眾喜歡的書法,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是基于這一點,她以平和心態對待書藝,欣賞的人多了,自然贏得了大家的支持。書展上她的作品屢獲好評,省市會議上針對她多有贊譽,毫無疑問,她的好口碑體現了她的人品。
其三、還是要談談她的書法,觀李艷秋的書法作品,深切感受的是書法功力與性情的張揚,從她的作品中讀到了古樸的金石味,那種歲月流逝帶給人的感懷便油然而生,給人以強烈藝術感染力,說明她秉承了優秀的書法傳統,體現了書法的中國精神。
其四、她受眾多書畫壇名家諸如沈鵬、石魯、方濟眾、劉自櫝、茹桂、吳三大、鐘明善、石憲章等的幫助和鼓勵,并且向他們交流求教,他們的藝術理念深深地影響著她。書法已經和她結下良緣,她的人和字已經融為一體。要了解李艷秋,最好的辦法是研究她的字,此言為真,不妨一試。

我與李艷秋來往已經有十幾年了,在生活上她也象個老大姐般幫扶著我這個后學,這些年我看到了她在書藝上的努力和進步,在她身上確實能讓我看到許多可貴的優秀品質。當歲月在筆下不知不覺地流淌過后,將要進入花甲之年的李艷秋,她的書藝在反復錘煉中也漸入佳境,一種純任心跡流淌的“天成”已在她的作品中露出端倪,春華秋實,是該摘果子的時候了,李艷秋擁有向書法更深領域開拓的驕人“果實”,真令人可賀!
本文作于2008年,略有改動。
![]()
藝術簡介
李艷秋,女,滿族,天津市人,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國專業及西安交通大學書法史諭碩士研究生課程研修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婦女工作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高校婦女兒童專業委員會主任、民革中央畫院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陜西教育學院教授、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陜西省高職評委、陜西省政協委員、西安市政協常委、陜西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研究員、陜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副會長、陜西省婦女書畫家協會副會長、陜西教育書法研究會副會長、陜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省西安華僑慈善基金會名譽主席、陜西省三八紅旗手、陜西最具文化影響力人物功勛書畫家。
曾被選為陜西省第四屆文化會代表,也曾任陜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既西安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上一篇:五老會 · 庚子新作交流展 | 在亮寶樓隆重開幕
- 下一篇:給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
發表評論共有0訪客發表了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