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董永祥書法作品集》新書發布會暨書法作品展在西安老鋼廠左右客舉辦,展期截至2月20日,開幕式由左右客集團董事長、著名設計師、文藝評論家李建森主持。
活動現場舉辦了《董永祥書法作品集》首發儀式,本次展覽共計展出67幅包括篆書、隸書、草書等多種字體的代表性作品。
陜西工藝美術大師傅強在致辭中表示,董永祥一直勤勉并堅守著自己對書法的熱愛、研習和追求。永祥自小在書香門第的家庭環境熏陶下成長,幼年受其外祖父的教誨和培養,習字從楷書入手,臨摹歷代大師名碑名帖,涉獵篆、隸、草、魏等多種書體,后師從書法大家程克剛先生指導調教。幾十年來潛心苦學,兼容眾家所長,汲取養分,融會貫通,成就自己。對書法的學習和研究已經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以其應對繁雜的日常和喧鬧的生活環境,使心靈得以平衡和釋懷。
陜西太白書院副院長馬河聲表示,董永祥的書法已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尤其是篆書,書法要說簡單無非是拿毛筆寫漢字,要說玄奧它關乎天道人性,我們可以一眼看出一個人的毛筆字是不是書法,但能解讀一幅經典書法卻需要幾十年修為的眼光。面對董永祥的書法作品,我分明看到了我的影子和追求,分明看到了多少個不眠夜的苦苦習練,不只是歲月由筆墨填充,還有隨之而起的人生思考、選擇、割舍,甚至掙扎。
李建森表示,自己不刻意以老師稱董永祥,是內心生發的真實感在起作用。在日常中,許多人把書法作為易事,書法之難,甚于繪畫,抽象而縱深,書史鉤沉,浩浩煙海,一旦失足,便淪為俗格。我對書法的理解,必須與古為徒,而能下功夫和工夫為徒者有幾人?見到“董工”的篆書,我還是修正了我的經驗尺度。書法雖難,但亦有會者不難的例證,書法于董老師而言,大概就是這樣的生活禮遇吧!
本次活動由西安大彩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辦、西安老鋼廠左右客承辦,大風尚再生藝術館、陜西水中天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西安咸得餐飲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龍窩酒業有限公司、周至縣蒼峪鎮把根留住民俗館協辦。西安大彩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集工程設計、施工、木業家具生產等綜合性建筑裝飾企業,系中國裝飾企業會員單位。
作者簡介:董永祥,筆名蕪塵,男,西安市人,1961年出生。現為西安大彩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項目經理,高級工藝美術師,西安市書法家協會會員,西安市詩書畫研究會會員,畢業于陜西省咸陽教育學院美術專業,并在廣州美術學院進修。師從著名書法家程克剛先生,潛心學習書法多年,受益匪淺,為之后的書法學習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作品多見于西安日報、陜西書畫報等多家報刊雜志,作品被國內外收藏愛好者收藏。1996年,參加吉林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主辦的《世界和平友好國際書畫大賽》中獲優秀獎;1996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上海文化局主辦的《中國書畫藝術作品大展》中獲佳作獎;2006年1月參加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主辦的《唐詩、宋詞、元曲全國書畫大賽》中獲銀獎,并授予“中國當代書畫百杰藝術家”稱號。
發表評論共有0訪客發表了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