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報道,業內存在著一種觀點:對于想要試水中國書畫收藏或者投資的新人來說,扇面是個優選渠道。扇面交易市場長期以來處于相對理性的狀態,因此投資風險較小,且仍然存在升值空間。按照十年為一收藏周期來看,90年代初扇面收藏熱悄然興起以來,其拍賣市場直至2000年前后都表現得比較穩定,像近現代名家的精品扇面其價格大多在幾萬元。
名人扇畫在各大拍賣中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名氣對于藝術品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的影響很重要,但又不是唯一的標準,藝術品的最大的價值還在于其藝術性。同一名家常常創作出不同價位區間的扇面,所以不能以一概全。
首先,題材不同,藝術價值就不同。有的名家擅長山水,那么由其創作的花鳥扇面就不能與其山水扇面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價格上會有明顯區分。
其次,同一藝術家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價格不一。這主要與藝術家的創作發展規律相關,比如齊白石的在60歲的作品價格普遍偏高。李可染在20世紀70年代后,其創作水準達到頂峰,那么這一時間節點前后的作品,價格也會有區別。
再次,名家仿前人扇面與其原創作品存在價格差異。中國文人歷來有仿畫的傳統,像張大千就曾模仿過八大山人的扇面,這類作品一般情況下不如張大千原創扇面的價值大。
最后,名家應酬之作價位偏低,升值空間較小。由此可見,名家的價值不能替代藝術的價值,要兼顧名家效應與藝術性。
值得一提的是,名家扇面的價格也受其外在形制的影響。紙質扇面分為有色扇面和白色“素面”,在同一藝術水準下,前者價格高于后者。
而在有色扇面中又以金面價格較高,其中備受古人推崇的泥金扇面最貴。
另外,從大類上來看,山水扇面價格普遍高于花鳥或人物扇面,原因則是山水畫更講究布局,如何在有限的小空間內展示山水宏闊意境,著實費力不少。
而從創作時代上來區分,唐宋時期的扇面不論名家與否,只要是真品,其價格都將居高不下,存世量少,大多被博物館收藏,民間流通就更是鳳毛麟角,這些因素都造成其市場定位于高端收藏市場。目前,明清時期與近現代的名家扇面是各大拍場的主流。不僅數量大,還高價迭出。
發表評論共有0訪客發表了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