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蘊玉——張鈞恒瓷藝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7年5月28日—6月28日
開幕時間:2017年5月28日下午3:00
研討會:2017年5月28日下午4:00
展覽地點:亮寶樓一樓西廳
展覽類別:瓷藝
主辦單位:西安市工藝美術學會、渭南市工藝美術協會
承辦單位:雍華瓷坊、張鈞恒工作室
協辦單位:亮寶樓、北窗下茶書院、陜西沙龍傳媒有限公司沙龍藝術
2017年5月28日下午,窯火蘊玉——張鈞恒瓷藝作品展在亮寶樓開幕。
陜西工藝美術學會會長史永哲,中國工藝美術師、陜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賀興文,渭南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劉長安,文藝評論家、詩人沈奇,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石瑞芳,學者、國學大師安培德,西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鄧益民,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現代工作室主任邢戈,大雁塔文管所所長、畫家劉忠,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山,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副教授李黎,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陶瓷藝術博士楊志,西安中國畫院畫家高民利,御工坊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張毅,陜西悅合文化傳媒公司、《畫韻中國網》董事長支斌、金獅華納傳媒機構總經理涂峰等領導、嘉賓及瓷器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式。
陜西工藝美術學會會長史永哲先生致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陜西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賀興文先生致辭
渭南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劉長安先生致辭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石瑞芳女士致辭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山先生致辭
西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鄧益民先生致辭
陜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千惠女士主持開幕式
致辭中,各位嘉賓介紹了他們眼中的張鈞恒,肯定了他取得的成績,也分享了張鈞恒瓷器作品的特點。大家紛紛對張鈞恒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在以后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寬闊,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
張鈞恒父子二人一同登臺
開幕式最后,張鈞恒父子二人一同登臺,向觀眾講述了瓷器創作過程中一些真實發生的故事,既有心酸、挫折,也有豐收、喜悅。開幕式在溫情、暖心、鼓舞的氣氛中圓滿結束,大家移步展廳觀展。
開幕式后,張鈞恒瓷藝作品展座談會在亮寶樓一樓西廳舉行。
從國內外瓷藝的傳承與發展,到如今舉國上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再具體到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等等問題,嘉賓們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和在座的同仁們一起交流、探討。一曲古琴彈奏,更多了絲絲詩意,在瓷韻和詩意的交相輝映下,座談會圓滿結束。
張劍南藝術家簡介:(字鈞恒)
陜西渭南市人。出身陶瓷世家,陶瓷精品家藏甚豐。陶瓷的華美雍容,樸實典雅;釉色瑩澈瑰麗嬌艷,素雅清淡,自幼盡沉浸?郁于心。由對瓷藝的癡迷,而邁向制瓷的道路。早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志門下數年。拉坯、施釉、燒制盡得大師精髄。雖己學已有成就,但難以滿足對瓷藝更高的追求。多年以來,不恥下問,四處拜訪瓷藝名師,曾在河南鈞窯、汝窯、浙江龍泉窯、江西景德鎮窯等全國各大窯口尋師學藝;并在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學習深造。為深窺瓷藝神韻,零八年自創《雍華瓷坊》工作室。常常冥思苦索,隨物賦形,以故為新,不落俗套,而形有所忘。2011年又參加清華大學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國家級培訓項目'陶瓷藝術高級培訓班'進修。
在探索瓷藝的道路上,不斷地勤奮努力,掌握了各種瓷藝工藝流程,漸老漸熟,洗煉勁健,得其環中。
第52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獲得2017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作品《天地缽》榮獲“金獎”。
第十五屆(東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作品《重生》榮獲“銀獎”。
第六屆中國(西安)禮品工藝品展覽會紫砂作品評比中作品《富貴缽》榮獲“金獎”。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著名古箏老師
本文作者(支凱)
我與它的相遇,或許是命中注定?!断晌滩佟贰蛾P山月》《陽關三疊》《酒狂》一首又一首,在指尖流暢,李白的嘆息,王維的留戀,阮籍的悲情似在耳邊回響。
一指風云,一指散淡。我的心情也隨之蕩漾。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邊塞的艱辛勞苦似在眼前重現。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我或許已經了解了李白的嘆息。"
我最喜歡的生活,便是在那了無人際的深山之中有一片自己的桃花源,遠離塵世,不惹紅塵。
一指心律,一指絕響。
我把這對寧靜的向往寄托于古琴之上?!睹坊ㄈ吩谥讣饬鞒觯闹械牟▌又饾u平息,琴和人,人與琴,渾然已成一體。
一指思念,一指悲傷。
一曲《鳳求凰》跨越時空的阻撓,我看到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在琴曲中體驗愛恨情仇,在琴歌中行走江湖。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展覽活動現場花絮
研討活動現場花絮
最后合影留念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部分展品賞析
我來說幾句吧
驗證碼:
看不清楚?
發表評論共有0訪客發表了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