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在西安盛大開幕
11月15日,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西安市道教協會承辦,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支持,陜西省道教協會、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西安道教各宮觀協辦的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在西安盛大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嘉賓、高道大德、專家學者等60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會。
在開幕式上,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史曉紅宣讀了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來的賀信,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方光華、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司長李寒穎分別致辭。
西安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史曉紅宣讀了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來的賀信。
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說,道教作為我國唯一本土宗教,崇尚自然,倡導天人合一、上善若水,主張和諧共生、齊同慈愛,充滿著豐富的人文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水乳交融,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西安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與羅馬、雅典、開羅并稱為四大文明古都。西安道教歷史悠久,兩千五百多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終南山古樓觀講經傳道,留下了道家思想開山之作《道德經》;八百多年前,王重陽在鄠邑區重陽宮修真悟道,創立了全真道。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全市人民正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以黨的精神為引領,凝神聚氣,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力追趕超越。本屆道教文化藝術周聚集眾多海內外的高道大德和專家學者,在西安交流思想,激發智慧,共同研討道教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作用,希望各位嘉賓積極參與西安文化建設,促進西安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西安市副市長方光華致辭。
西安市副市長方光華在致辭中說,道教植根于中華本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悠久的歷史與厚重的文化底蘊為道教文化發展與繁榮提供了豐富資源和養分,道教又使西安的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一周前,西安舉辦了首屆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今天又迎來了“道濟天下·德化人生”主題的第二屆道教文化藝術周,將彰顯西安“大人文”的濃墨重彩,大人文、硬科技、最中華,是長安,在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期望與會的高道大德、專家學者充分展示道教思想與藝術的風采和魅力,期盼海內外賓朋了解西安,指點西安,推介西安,宣傳西安!
李光富道長代表中國道教協會祝詞。
李光富道長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說,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道教重要發祥地之一。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在西安舉行,見證道教古老文化在三秦大地煥發出新的光彩。本屆文化藝術周將繼續挖掘道教在音樂、武術、文藝、養生等各方面文化資源,弘揚道教優秀文化,使其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使古老的道教優秀文化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社會和諧發展,為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做出積極貢獻。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司長李寒穎祝詞。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司長李寒穎代表國家宗教事務局向文化藝術周的隆重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歷史性新機遇,道教界在新時代必須要有新作為。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的舉辦,必將推動中國道教的健康發展,助推道教更好的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大西安建設。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道教協會上善慈善基金捐款儀式,用于在陜西開展“點亮心燈”慈善助醫項目,救助陜西貧困家庭眼疾兒童。由中國道教協會李光富會長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向西安市第四醫院捐贈人民幣100萬元,李興洲院長代表西安市第四醫院接受了捐贈。
開幕式結束后,“絲路仙樂?長安古韻”第十七屆道教音樂匯演精彩上演,精彩的演出讓觀眾大飽眼福,充分感受到了中國道教精妙絕倫的音樂文化。
11月15日-19日,第二屆道教文化藝術周將在曲江國際會議中心、都城隍廟等地舉辦道教學術論壇、“絲路仙樂·長安古韻”第十七屆道教音樂匯演、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玄門講經、道教文化藝術展、“齊同慈愛·濟世利民”道醫義診及養生展示、“愛國愛教·正信正行”西安市道教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等一系列道文化展演活動。
發表評論共有0訪客發表了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