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交融情趣盎然
——著名畫家強博的繪畫藝術解讀
李子喜
中國畫歷史悠久,有獨特的東方神韻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這個藝術體系構成中,很多的藝術家為之拼搏,因此在中國繪畫史上代不乏人。在三秦大地上,有一位藝術家根植于那方熱土,把傳統的藝術與現實生活中的題材進行了縝密的融合,其作品構圖嚴謹,墨色運用自如,畫面詩情流溢,給人一種心馳神往的藝術享受,他就是畫家強博。我與強博先生相識在網上,通過交往,我感到他的作品如同他的性格一樣,平和率直、樸實厚重,繪畫語言簡潔明快,讓讀者領略到大自然的詩情畫意和書畫藝術深層次的感受。
從強博先生的作品中,可看出他的多才多藝,其花鳥畫注重了對物象的內在因素的調整,把具有引起讀者關注的素材進行了巧妙的組合,加上嫻熟的技法,使整個畫面出現了詩化的場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一種純樸之美。他不求險奇怪異,卻充盈著田園生活的藝術之美。這也充分說明畫家對傳統和現代繪畫技法的巧妙融匯,對現實中的景物加上作者對古典美學的認知和對現實中美的事物理想化的表現,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來表現立意,達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強博先生不僅對花鳥畫有較高的造詣,他的山水畫也另有一種韻致,作者熱愛三秦大地的一草一木,把對家鄉的愛融入到作品中,他的山水個性鮮明,構圖巧妙,皴法自然,線條流暢,濃淡干濕,微妙傳神。他在色與墨的運用上頗具匠心,墨塊與色彩編織成的藝術符號組成了畫面的神韻,給讀者一種全新的藝術享受。
中國書畫藝術界有一種習慣,那就是講求師承關系。一些畫家掛在嘴邊上就是得到了某大師的指點,或者說師從什么人,依此來炫耀自己。著名畫家齊白石曾經告誡弟子“像我者死”。因此說畫界的這種風氣很大程度上阻礙藝術的進步。因此,精明的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尋求自己的途徑。強博就是這樣一位畫家,他把大自然作為最好的老師,為此跑遍了三秦大地的山山水水,他堅持以造化為師,從自然中捕捉靈感,提煉形式,發現美感,錘煉筆墨,這使得他的作品始終洋溢著意象的鮮活性和生動性,始終貫穿著源于造化的清新感覺和生命氣息;與此同時,他又十分注意“自我”對大自然的認識、理解與領悟,使客觀物象經過心靈的提純而升華的“心象”,把大自然的秀美變成自己的藝術語言,確立自己繪畫的新理念,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藝術風格。
讀強博先生的作品,讓人耳目一新,他的畫讓讀者能產生激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氣韻生動。《群棲圖》是一幅充滿著詩情的作品,畫面構圖考究,啟承回轉,把易學的禪理融進了繪畫中,給讀畫者留下參不透的玄機。畫面上兀立的山石,幾叢搖曳的綠竹,淡淡的花朵,幾只野雞形態各異沉醉于美景中,把大自然和諧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作品《紅紅火火農家樂》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農村氣息,那紅紅的辣椒散發著辛辣,成捆的玉米象征著豐收,虎頭鞋、窗花表現了農民對傳統文化的迷戀。作品表現手法細膩,構圖新穎,在墨與色的運用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用這些獨特的藝術符號凸顯農村紅紅火火的景象,可以說明強博先生對生他養他的那方熱土的眷戀,從繪畫的技法上更說明他對藝術追求和深厚的藝術功底。《山居圖》是強博先生山水畫的代表作,構圖大氣磅礴,墨色酣暢淋漓,用墨的濃淡寫出山的深邃與神秘。《墨牡丹》、《春馨圖》可以說是他的力作,無論是構圖、技法,還是墨色的層次感和主體物的細部處理,都很精到。畫面繁而不失層次,錯綜又不失流暢,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溫馨與花的清香。
藝術是無止境的,只有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才會邁入藝術的殿堂,強博先生的作品足以證明這一點。相信他會在今后的繪畫生涯中,仍然把大自然作為最好的老師,從自然界的素材中領略繪畫藝術的真諦,轉換為一種動力和精神,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為畫壇增加新的亮點。